教育资讯 首页  》  江南游戏中国有限公司  》  教育资讯

观点丨“大模型”视角下的人机协同教学

2023-11-10 | 3257|

近年来,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席卷了社会各行业,2022年底由美国OpenAI公司发布的ChatGPT将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推向热潮。由于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具备上下文学习能力和初步“创作”能力,能完成新闻撰写、方案策划、类人工反馈等自然语言任务处理,并向图像、语音等多模态扩展,颠覆了过去人们认为计算机无法涉及人类创造性工作的成见,实现了从“能存会算”“能看会听”向“能理解会创作”的转变。进入2023年,国内已有一系列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开始涌现出来。该技术的广泛运用必将加速知识获取和传授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,倒逼现有教育体系的系统性、深层次变革,重塑教育生态对教师教育教学实践、数字素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。一起随着信息技术机考系统小编看看详情吧——


01

现实:“大模型”引发教师教育教学变革


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有助于重塑教育知识体系和结构,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,构建“师—机—生”协同的教育新模式,赋能教、学、评、研等多场景下的人机协作与创新,给教育教学实践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。


一方面,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深入应用带来的业务自动化、智能化,将进一步弱化知识技能储备型人才的培养需求;同时,越来越多新兴智能技术成为课堂的重要教学内容。这也引发教育工作者深思: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?未来社会需要人类具备什么样的能力?教育应加快摆脱程序化、模式化、标准化的培养范式,逐步实现由“知识传递”的学科教学向“素养培育”的学科教育转变,高度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、创造性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培养。


另一方面,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有助于直接推动教育教学方式、手段的变革与创新。例如,在教学方面,教师可借助智能技术完成备课,生成多样化的教学设计方案,个性化地对信息资源进行处理等,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以往备课过程中面临的资源匮乏、加工困难等问题。在学习方面,智能技术支持学生开展对话式学习,并为学生生成个性化资源、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。在教育评价方面,通用智能技术有助于教师开展智能化评测,减轻教师负担,提高评价的科学性、准确性、时效性。


02

挑战:注重隐私,防范过度依赖机器


教育部在2023年2月正式发布《教师数字素养》标准。标准指出,教师数字素养核心要素包括数字化意识、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、数字化应用、数字社会责任以及教师专业发展。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不仅对教育教学实践有巨大影响,也对教师数字素养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要求。


在意识层面,为了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,教师面临着提升信息判断力、注意隐私安全风险等挑战,包括感知意识、应用意识、安全意识等。在数字化知识技能层面,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,了解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工作原理、特征和方法,以充分发挥智能大模型及海量资源的价值,更好地利用智能化技术加工、处理、获取精准符合自身需求的资源。在数字化应用方面,教师需要发展教育教学与数字技术融合的能力,如掌握如何与智能技术协作工作,发挥数据驱动在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、素质发展中的潜在价值。在数字社会责任方面,智能技术的应用有可能带来伦理安全隐患、隐私泄露等风险,这对教师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。此外,教师还需要注重发挥育人场景下的人文功能,防范学生过度依赖机器、缺乏独立思考等各种可能存在的问题。


03

应对:主动适应人工智能新时代


随着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推进,通用大模型的教育应用将促进教育生态朝着数字化、个性化、多元化发展。针对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对教师数字化意识、数字技术知识技能、数字化应用、数字社会责任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挑战,教师应保持包容、开放的态度,主动开展学习,加强自身对智能技术基础性原理和知识的了解,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和拓展自身数字素养,在教育理念、技术应用、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改进,从而主动适应人工智能新时代的到来,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。


教师应全面提升自身数字素养水平,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在教学内容优化、教学模式创新、数据驱动的教学评价实践等方面的教育价值,重新认识“师—机—生”三位一体的新课堂,创新教育教学模式,构建人机协同的数字化学习共同体,将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融入数字化教学设计、实施、评价全过程。通过持续开展数字化学习与研修、教学研究与创新,提升专业水平。例如,教师可以基于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按照上下文序列执行任务、生成启发性内容的能力,把课堂活动的组织放在时空序列中进行重新设计,构建有助于促进学生探究、思考、协作的开放性思维支架;把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拆解成多个问题群和思维链,引导学生在智能技术支持下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,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。


展望未来,通用智能技术的深入发展,必将对教师能力提出更多挑战,同时也会为教师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,人机协同教学的时代已经到来,我们应该对这一形势有充分认识,并做好充分准备。


来源:《中国教师报》

作者:吴砥(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指导专家组专家、华中师范大学教授)、陈敏(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副教授)

版权声明:以上图文,贵在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如涉及侵权,请权利方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或依法处理。